自驾路线及目的地简介
开罗
开罗横跨尼罗河,这是整个中东地区政治、经济和商业中心。它由开罗省、吉萨省和盖勒尤卜省组成,通称为“大开罗”。大开罗是埃及和阿拉伯世界最大的城市,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之一。
孟菲斯
开罗西南方约30公里处,从公元前3100年前就是埃及最古老的首都,当时是全世界最壮丽的都市,现在只留下一个迷你博物馆,及花园中残破的石雕供人凭吊。
亚历山大
位于埃及最北端地中海畔,为埃及第二大城市,具有2300多年历史。其商业区、文化中心、政治或宗教场所,基本集中排列在20多公里长的海滨建筑群中。游客们最喜欢的去处,是东港港口,及热闹的凯撒宫海滨大道。
埃斯尤特
埃及中部重镇。
哈里杰
埃及西部沙漠中最大的绿洲。
卢克索
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,有着“宫殿之城”的美誉。
霍尔各达
红海边著名的三S(Sun、Sand、Sea)之城。
出行贴士:
座驾:道奇Dodge凯领Caravan MPV
行车地域:埃及
方式:网上预订,异地租车
耗时:15天
总行程:4500余公里
季节:春末夏初
哈比比!China 哈比比!
走进开罗机场,绕过头戴黑色贝雷帽、脚蹬黑色陆战靴、手持AK-47的旅游警察,我们直奔预先定好的道奇凯领Caravan MPV。嘿,真是一副地道的美国车身板儿:5米多的车长、近2米的宽度,高度倾斜的风挡玻璃,以及颇具野性的格栅,使整个车身线条看起来相当平滑,气质又带点儿霸道,不愧是北美蝉联20年的销售冠军车!
正当我打算伸手抚摸一下Caravan MPV深蓝色的“肌肤”,一个皮肤黝黑、像警察一样留着两撇小胡子的埃及男人突然从车后现身,他伸开手臂扑向我们,露出一口雪白牙齿。这阵势弄得我们有点懵,在我们犹豫着是否该转身逃跑之前,他已经不由分说地将我们拉住,并且劈手夺过我们的行李,口中大叫着:“哈比比!China哈比比!”
在中国式英语与阿拉伯式英语的一阵混战之后,局势终于明朗:原来,这就是我们的司机穆罕默德。早在出发前,我们已得知外国游客想在埃及独自驾车比较困难—限制条件多,旅游警察们也过于负责。因而,在预定道奇凯领的同时,我们也预定了一位司机,打算多数路程请他驾驶,路况好时自己再一试身手。为此,我们只需额外负担司机在旅途中的费用,以及根据心情额外付小费即可。
把我们的行李扔进了巨大的后备厢,穆罕默德用遥控器打开车门。我探进头去,发觉凯领Caravan的内部空间宽敞到令人吃惊的地步!宽厚的真皮座椅使我联想到80年代大企业会议室中舒适硕大的沙发;车内的娱乐配置也极为丰富,除单碟DVD+6CD换碟机之外,还有一台7英寸大的吸顶式LCD后拍娱乐系统;看来,这次旅途应该是愉快的??
“啪啪”的声音打断了我的畅想,穆罕默德正坐在驾驶座上自豪拍打着方向盘:“感觉不错,嗯?看它多结实多优美啊,我把它叫做我的“公羊”!嘿,咱们走吧,公羊!”
道奇凯领流畅划了个弧线,驶出机场,我们则窝在后座里,为这个司机丰富的想象力而面面相觑。在路上我们得知,穆罕默德嘴里的“哈比比”意思应该比朋友更亲密些,类似于“哥们儿”、“亲爱的”。于是,在埃及,熟悉的名字暂时离我们远去,正如道奇凯领变成了“公羊”,我和同伴变成了“哈比比!china哈比比!”
与在飞机上看到的零乱建筑物不同,开罗机场两旁的建筑相对较好一些,有模有样。穆罕默德告诉我们,那些建筑是当地达官显贵们的住所,因此,那里的士兵和警察都摆出全副武装的架势。车进市区不久,无数座高耸笔直的宣理塔提醒我们真的已置身于伊斯兰世界中。
很多人对阿拉伯人的评价是“不准时”,他们不喜欢严格的规章制度,开罗的交通让我们首次认识了埃及人的这一特性。在开罗的主干道上,很少能看到红绿灯,因为红绿灯对埃及人来说没有任何意义。而为了解决十字路口让人头疼的交通问题,人们干脆取消了十字路口,来去只有两条单行线,马路中间拿花坛或别的东西当隔离,每过一段路就设一个左转弯区,以便转到反方向去。
饶是如此,在开罗驾车也需要勇气和耐心。因为不必交纳名目繁多的税费,本身又是产油国,油价极其便宜,所以在埃及,稍微有点儿身家的人都能开上车,尤其是破旧的二手、三手车。于是,在开罗大街上每天都上演这样的情形:高级轿车在二十年前东欧车队中艰难跋涉;中国奇瑞灵活地穿梭于两辆驴车之间;瘦小的马叮叮咣咣地拉着一堆西瓜跑上主路,奋力追逐着三轮摩托;超载的公共汽车上,司机伸出头大声警告着不慌不忙穿过马路的行人,总之,一团糟。
鉴于人多、车多,大家基本不遵守交通规则,车辆刮蹭时有发生,“我们开罗人多数都不开新车!”穆罕默德一边说着,一边熟练的东拐西拐抢道前行,而我们,则一边佩服穆罕默德的胆量与车技,一边折服于道奇凯领的灵活,另外还必须把手捂在嘴上,才能在眼瞅着差点儿撞上行人时不叫出声来。
眼前的双车道渐渐挤挤攘攘地开成了三车道,而无论我们开上宽阔的六车道,还是驶入只能单车而过的巷道,身边各类车辆一律彼此簇拥着前行,再宽的路也变得狭窄起来。我们的埃及驾车之行,就在这狭路之中启程了。
狭路开罗
就像来中国一定要登长城,去埃及也要看金字塔。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就在开罗城南西,穆罕默德带着我们从酒店出发,沿高架路行驶,越过建筑林立的吉萨区,在一片黄色沙漠中,凯领Caravan载着我们,穿过成群结队的旅游大巴和警车。不到1小时车程,金字塔群猝不及防的出现了。
就像来中国一定要登长城,去埃及也要看金字塔。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就在开罗城南西,穆罕默德带着我们从酒店出发,沿高架路行驶,越过建筑林立的吉萨区,在一片黄色沙漠中,凯领Caravan载着我们,穿过成群结队的旅游大巴和警车。不到1小时车程,金字塔群猝不及防地出现了。
“尽管他躺着,你仍旧能感受到他的威严??”偶尔听到年青导游说出这样的话,不禁一怔。或许他指的不仅是法老们,还有遗迹吧。时光变迁,这些古人创造的辉煌文明渐渐破败、残缺,威严的形象与光芒却不曾磨灭。
站在由巨大石块堆砌成的金字塔前,我们深感渺小。据说,这些巨石每块都重达??吨,不知五千年前的修建者们,是如何将这些庞然大物堆砌到近一百米的高度。在后来的旅程中,我们更发现了古埃及人“玩儿”石头的能力,简直是匪夷所思。神庙、神像、纪念碑,无一不是由巨大花岗石建造而成;暂且不谈运输、起重,仅就有限面积的现场调度,就令人无从想象。
正当我们在金字塔下享受异域阳光时,猛然看到不远处标着“天下美食”的中国餐馆出现在视野一角。于是,我们邀请穆罕默德一同坐在餐馆里喝咖啡,与金字塔隔窗而望。
“中国制造”的全球效应,在埃及体现得淋漓尽致。商店里的日用品和服饰大多打着Made in china的字样,甚至连摆满法老木乃伊石膏制品、铜盘、银器、地毯挂饰以及金字塔模型的小摊子上,摊主们都有可能热情洋溢地招呼我们说:“Good !Made in china!”让我不知该高兴还是该郁闷。
另一件让我们始料不及的事情是数字。来埃及前,我们自以为做足了功课;然而到达后,却发现自己“不识数”!从机场的标志、汽车牌照,到价格标签??上面写的,都不是阿拉伯数字,而是当地数字符号!虽然跟穆罕默德讨教过多次,但我们依旧会在每次询完价后无奈的看着他,等待解围。
公路在戈壁上笔直向南延伸,一贯谨慎的我一脚油门踩出140迈的时速,但仍时不时被当地人超越。绕过几座沙丘后,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绿洲--埃斯尤特。
沙漠巡航
为完成“真正到过埃及”这一夙愿,我特意开车大绕了一圈。再次返回开罗稍作休整后,又继续前往埃斯尤特、哈里杰,然后是卢克索。整个行程超过3500公里,基本由我和穆罕穆德轮换着开。
这一次与凯领Caravan的亲密接触,使我不得不说,这款车在怠速状态下,内部空间出奇的静,确实体现出MPV鼻祖应有的实力;而且,无论是低速或高速,车内的乘坐环境绝对称得上舒适,外界发生的一切仿佛都与我们无关;即便在加速过程中,速度指针迅速上升,但噪音却没有明显的变化。除此之外,行车仪表盘的设计也很独特,刚坐进去时,我在中控台找了半天都没发现,最后猛一抬头才看到屏幕,上面不仅能显示百公里油耗、还包括保养信息、行驶累计时间、及剩余燃油可行驶里程等。
就这样,行驶了大约30分钟后,突然听见车厢内传来同伴的呼噜声,这家伙还真把座椅当床了!不过也难怪,穆罕穆德之前介绍过,这款车的Stow’N Go技术,能够将座椅完全收到地板下面,而且操作系统极简单,在30秒内,座椅布局可以从七座变成二座,如同从车内消失一样;这么高端的技术,当然比床舒服多了。
公路在戈壁上笔直向南延伸,一贯谨慎的我一脚油门踩出140迈的时速,但仍时不时被当地人超越。绕过几座沙丘后,终于看到了远处的绿洲~埃斯尤特,埃及中部重镇之一,距离开罗大约450公里。虽然叫重镇,却小得有些可怜—后来我才知道,在埃及,除了开罗和亚历山大,其余城镇都属于“微缩景观”风格。继续向前,经过埃及西部沙漠中最大的绿洲“哈里杰”时,有些疲惫的我将车停在路边,走下来拍些风景。舒展筋骨之后,重回驾驶座,挂上“怀挡”,凯领Caravan像一条游艇再次载着我们起航了。
这一整天我们都在路上奔波着,到达卢克索已是晚上9点。
如今的卢克索,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馆,有着“宫殿之城”的美誉,尼罗河穿城而过,将其一分为二。由于古埃及人认为生命同太阳一样,自东方升起,西方落下;因而,在河东岸充斥着壮丽的神庙,以及充满活力的居民区;而河西岸,则是法老、王后和贵族的陵墓。这“生者之城”与“死者之城”隔河相望,形成了两个世界永恒循环的圆圈。
从卢克索到霍尔各达,需要3个多小时车程,前往此地旅游的车辆,都要被旅游警察检查一番,还有荷枪实弹的武装警察们一路护送。只要是游客,都能享受到这样国宾级的待遇。
车子行驶在前往霍尔各达的海滨大道上,旁边的红海豁然展现在眼前。在这个著名的三S(Sun、Sand、Sea)之城,正当我们盘算着究竟应该去潜水观赏海底独一无二的珊瑚礁,去享受美味的烧烤鱼,还是租匹骆驼或吉普去红海岸畔的沙漠飞奔时,穆罕穆德像变魔术一样从车里拿出单人充气艇,挟在腋下,向远处走去。我们惊讶的问他要做什么,他回头说道:“没有目的,跟着心走??”之后就渐渐消失在夕阳金色的余晖里。
1923年,夫勒特(E.M.Forster)曾对红海海岸作过这样的描述:“世界上,只有这个地方才会有如此金黄的山,和五光十色的海中溶洞,这些溶洞是东方和热带地区的纽带。”过着退隐生活的隐者们,很早就在这里建立了基督教的修道院,他们和养骆驼的“贝都因部落”在荒野中生活。
离开霍尔各达红海岸,为凯领Caravan加足油,起伏的上下坡像红海中柔和的波浪,车子的反光镜里映照出黄昏的美景,驾驶俨然成了一种享受。此刻,我又想到穆罕穆德那句话:“没有目的,跟着心走?”
出行贴士:
驾车深入埃及古国是一个不错选择,当然,无论是出发前的准备工作,还是埃及的驾驶规定、车速限制,或是路况,你都要有所了解才能开得爽心,玩儿得尽兴。
上路之前准备:国际驾照、中国驾照、车辆登记证
规章制度:
与国内一样,埃及是右侧驾驶,由左侧超车;给同方有优先通行权的车辆让行(环岔路或缓行交通枢纽除外)。很多道路路况不是太好,各类车辆混杂,一定要小心驾驶;
一些城市及前往景区的路上路标不太清晰,需要提前做足功课,带上地图或GPS;
对数字要研究清楚,在加油、停车等都要看清费用,每个地方差别很大;
有时候过重要路段时会有警察开车跟着,放心开不用管,只要不让你停车就不用紧张,很多时候,警车是看出你是游客,那是在保护你;
很多当地人不按规距开车、超车等,但作为游客一定要尽量按规则来,以免出现事故后处理太复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