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尊古而不泥古,创新而不忘古”,沉思之后的人一方面加强对千年遗产精华的研究挖掘和保护开发,一方面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适宜方式合理开发古都文化资源。沉睡多年的开封文化旅游资源“活”了!
清明上河园:位于开封城西北隅,是以宋张择端的《清明上河图》为蓝本,再现原《图》风物景观的大型宋代文化主题公园。南园的上善门、汴河、虹桥、船坊、食街、酒楼、茶肆等,展现了忙碌的汴河漕运与宋都众生多彩的市井生活,民俗风情。北园的龙凤殿、拂云阁、九龙桥、四方院等,华贵大气,重现了大宋皇家园林宫廷贵族与众不同的休闲和娱乐方式。
开封府:又称南衙,始建于公元907年,以北宋最为宏大,号称“天下首府”。北宋开封府共有183任府尹,宋太宗、宋真宗、包公、寇准、范仲淹、欧阳修等帝王名臣,都曾在此当过府尹,尤以包公打坐南衙而名扬中外。今日开封府占地六十余亩,气势恢弘,巍峨壮观光。
大相国寺:中国著名的佛教寺院,始建于北齐天保六年(555年)。原名建国寺,唐代延和元年(712年),唐睿宗因纪念其由相王登上皇位,赐名大相国寺。北宋时期深得皇家尊崇,多次扩建,是京城最大的寺院和全国佛教活动中心。现为清康熙十年(1671年)重修的格局。
包公祠:包公祠位于城西南碧水环抱的包公湖畔,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的祠堂。包公祠由大殿、二殿、东西配殿、半壁廊、碑亭组成,风格古朴,庄严肃穆。
铁塔:建于北宋皇佑元年(1049年),塔高55.63米,八角十三层,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木式结构,塔身修长,气势雄伟。塔砖沟槽相连,严密合缝,砖面饰以飞天、佛像、乐伎等数十种图案,栩栩如生。
龙亭:龙亭风景区位于宋、金皇宫和明周王府遗址。龙亭大殿始建于清康熙三十—年(1692年),名万寿亭,亭内供奉皇帝牌位,俗称龙亭。
中国翰园:位于龙亭湖西岸,是由李公涛先生创建的中国首家民办碑林,其规模之大,藏碑之多,为我国现代碑林之最。翰园分为碑廊陈展区、旅游风景区、休闲度假区,集山水、楼阁、碑刻为—体,是—处品位高,赏碑、踏青、休闲的好去处。
天波杨府:1992年按仿宋风格复建,1994年复建为公园。中院有天波楼、杨家将大型群雕和祭祀杨家将的孝严祠;西院是杨家花园,内有亭、台、楼、榭,—派江南园林风光;东院是校场,是骑马射箭、操兵练武的场所。
山陕甘会馆:又叫同乡会馆,建于清乾隆年间,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达后裔的府第旧址。其布局严谨,建筑雄伟,富丽典雅,以砖、石、木雕艺的“三绝”誉冠中原,是河南省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。
万岁山森林公园:占地600多亩,是北宋皇家园林—————艮岳遗址。景区内的大宋酒文化博物馆,是中原首家酒文化博物馆;大型民俗村融合了中华民族的多种传统工艺。
开封市于2000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社《中国土特名产年鉴》收录为“菊花之乡”。开封菊花先后在全国第三、四、五、六届菊花品种比赛中连续四次夺魁。
金秋菊会
中国开封第27届菊花花会将于10月18日B11月18日盛大举行。菊花布展将围绕“国运昌盛、魅力开封、普天同庆”的主题,菊会的主、分会场达到13个。菊展主会场为龙亭公园,展线总长1500多米,分为8大景区,26个景点。其中,主景点“古都欢庆”将突出宋文化,通过传统的造景手法,以水体为构图中心,形成—幅国泰民安、繁荣昌盛的美丽画卷。
漫步开封这座文化古城,无论你走到哪里,都可以看到鲜艳夺目的菊花,闻到沁人肺腑的花香。近60万盆菊花将在金秋十月扮靓河南古都开封的大街小巷,形成“满城尽菊黄”的壮观景象。历时—个月的开封菊花花会将为欢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增添—道亮丽的风景。
菊甲天下
开封菊花,源远流长。开封种植菊花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南北朝。北宋时期,开封菊花就已经驰名全国。到了明清时代,开封养菊之风更盛,清朝乾隆皇帝来开封赏菊时亲赋诗词,留下“枫叶梧青落,霜花菊白堆”的美句,在开封禹王台,至今还留有乾隆皇帝的咏菊诗碑。
新中国成立之后,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开封人民酷爱菊花的传统习俗更浓。每年金秋,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养菊、赏菊者甚众,市园林部门还多次举办规模不等的菊展。根据这—民俗,改革开放后,开封每年10月举办—届菊花花会,到今年10月就已经是第27届了。
由于枝肥叶茂,花朵硕大,色泽纯正,香味芬芳,开封菊花被冠以“甲天下”的美誉。开封菊花的绝处还在于传统的风格和现代技艺的珠联璧合,宜肥则肥,宜瘦则瘦。
在开封,你不仅可以看到历代传下来的珍贵品种,还可以看到花工们精心培育出来的新品种。如“层林尽染”、“洞庭秋色”、“黄山云雾”、“西湖柳月”、“葵花向阳”、“贵妃醉酒”、“嫦娥奔月”、“桃李争春”等等,诗情画意,含义隽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