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年横扫华语影坛的台湾电影《海角七号》不单复兴了台湾电影,还捧红了台湾南部的恒春。2010年,又一部台湾电影横空出世,带来了一个对大多数岛外人来说完全陌生的地理名词—艋胛。
艋胛如今位于台北市万华区。电影《艋》里有句独白介绍这个地方说,这里从日据时代开始就是台北最热闹的地方。
艋胛原指小船,后引申为小船聚集的地方。艋胛最古老的市街在纱帽番社的故址大溪口,即今之贵阳街与环河南路口。旧艋胛的范围北至忠孝西路,东至中华路一段(台北城西城墙),西至淡水河,南至三水街。现代一般人将三水街以南至纵贯铁路之间也当作艋胛的一部份,但是三水街以南至大排水沟的地段是下庄。反而忠孝西路以南至贵阳街的地段本属艋,现代一般人却视为“西门町”。
说台北的繁荣始於万华,一点也不为过。这片台北西区最早形成的街市,是一个因河运而开始发展的内港。清雍正初年(1723),福建泉州人渡海来到这里,搭建茅屋数栋,贩卖蕃薯为生,渐渐成了小村落,称为“蕃薯市”。那时原住民平埔族人以独木舟自淡水河上游载运农产品与汉人交易,平埔族人称独木舟为“艋胛”(Moungar),后来取闽南语读音Monga,此为艋胛地名之由来。日治时期,因“艋胛”以台语发音与日语“万华”相似,故被易字为“万华”。
与所有古老而草根的城区都有着复杂的地方势力一样,艋胛的繁华、生猛也一样,这也就是电影的由来—正如香港的黑帮电影故事总是发生在旺角、油麻地、庙街一样。
到台北的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观感:台北是个房屋低矮陈旧的城市,那么艋胛则是其中更“反现代化”的街区。密密麻麻的矮房屋,互相之间狭窄得仅容一人通过,色彩异常鲜艳缤纷的寺庙香火鼎盛,烟雾弥漫。
在艋胛最古老的番薯市,有百年老店新协和药行,另外艋教堂、青山宫均位于此;西昌街224巷内聚集数十家草药店,因而有青草巷的名称。广州街、西园路的发展,都源于龙山寺的兴建,西园路上仍留有佛具店、绣庄等宗教性质店铺。广州街上,除龙山寺外,另有艋隘门、淡北育婴堂碑、黄氏宗祠等景点。环河南路在艋胛商业兴盛发达的年代,是各家势力较劲、风云际会的码头区,还有展现艋胛文风的学海书院。桂林路57巷,65巷的旧货市场,据说充斥不少来路不明的货品,因此“贼仔市”之名不胫而走;华西街一带因巷道弯曲,形如人腹凹状,故名为“凹月斗仔”。日治时期,被划入“游廓”(风化区),高张艳帜,声名远播;光复后,改名“宝斗里”,1997年,台北市政府决议废除公娼,才使得华西街特种营业萧寂下来,现在每到夜晚便涌入大批人潮,以中华民俗艺品和台湾小吃为主,从海产、烧酒虾、羹汤到最具特色的蛇肉、蛇汤,成为目前本区最繁华的地段之一。
当台词“意义是三小(什么玩意儿),我只知道义气”成为流行语时;当花衬衫和走路都有风的木屐成为热门商品时;当万华剥皮寮及祖师庙的观光游客日趋增多时,导演钮承泽倾力打造的电影《艋胛》里的“台客文化”,真真切切地走到了台湾人的流行文化前沿。
“台客”这个名词从早期台湾的“眷村时代”而来,“台客”原本是外省人当初对本省人的一种带有歧视性的称呼。很长的时间里,“台客”被认为是土、俗、粗的元素—典型的装扮是大花衬衫、粗金项链、木屐,一度成为落伍的符号。然而,从去年的《海角七号》到今年的《艋胛》,都是打造台客文化的本土化电影,也让“台客”重新回到潮流时尚的前端。
《艋胛》是钮承泽按照他的“台客”回忆打造的电影,艋本身也就是地道的台客文化根据地。
如今游客来到艋,可以看到新一代“穿花衬衫的少年”三五成群,当然还有老台客,也成了一景。当然,电影里的台客舞就未必处处可见了。